《我国十大最难明方言》出炉 闽南语成第三难明方言:闽南语难明

发布时间 2018年11月03日 06:31    编辑:landyliao    来源:[db:出处] 资讯 » 视点中国 » 6

继此前我国最热城市排名、我国成婚本钱最高城市排名、我国妻管严城市排名后,我国十大最难明方言排名出炉且走红网络,福建的榜首言语闽南语被列为我国第三难明的言语。

近来,网友发布《我国十大最难明方言》走红微博,温州话、广东话、闽南话排名前三位。据称抗战期间八路军联络就是温州话,让翻译官很想死。广东话排第2位;闽南话和姑苏话并排第3。第4至10依次为:上海话、陕西话、长沙方言、四川话、山东话、天津话、东北话。

新闻百科:闽南话

闽南话又称河洛话或台语,闽南话运用人数大约6000万左右。闽南话运用区域首要散布于福建南部的厦门、泉州、漳州、三明市的大田县、尤溪和西部的龙岩、漳对等市县,以及台湾大部分区域,运用人口近3000万人。

闽南语在台湾的传达与河洛话的构成

北宋时期,在泉州等口岸相继设立了掌管外贸的市舶司,使泉州开展成其时国际上的闻名商港,对外海线交通非常便当。在这今后,闽南区域便有不少公民,由于政治、经济或其他要素而移民海外(包含台湾),也因此带去了他们的母语——闽南语。明末时,闽南发作大旱,郑芝龙曾招数千人到台湾垦殖,他们大多数便在台湾久居,并且还跟台湾少量民族(大多为平埔族)互易商货、乃至通婚,而促进了汉人与台湾各原住民族在血缘以及言语上的交融。

从16世纪起,西欧各国开端进行各种殖民海外的方案。1624年起,荷兰、西班牙先后占据南、北台湾,特别荷兰人控制台湾将近40年,施行王田制,召募闽南人前开垦台湾。来台汉人多身世漳州和泉州,在长时间与平埔族杂处和荷兰人的控制下,随移民所带来的闽南语也渗入了一些新的言语要素。明末郑成功抗清失利后,便率大军占领台湾,赶开荷兰人。郑家身世泉州,郑氏王朝之文教准则的定立者 --- 陈永华,也是泉州人,而其所带来的军民也大多数是泉州人。因此,此刻台湾的闽南语,是以泉州音占大多数的。

1683年,施琅征台,郑氏王朝覆亡,清廷正式控制台湾。隔年,清廷为防郑氏遗民,公布渡台禁令,设下严厉条件约束公民渡台,其间以粤籍禁渡,形成客家人比较晚来台湾,台湾的开发简直都由闽南人抢先,而台湾的言语亦以闽南语为绝对优势。雍干之世,禁令渐松,1862年,因牡丹社事故,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处理防务,以“开山抚番”为名,招徕垦野,因此解除了长达近200年的渡台禁令。在清廷控制台湾的200余年间 ,闽人来台人数激增,移民的言语随其脚印而传达到台湾各地。日后由于交通开端便当,人口四处活动,成果漳泉两语混杂,全台除了宜兰、鹿港等少量区域保存其较纯粹的口音以外,其他各地都遍及通用一种不漳不泉、亦漳亦泉的新的闽南语,言语学家洪惟仁(1987年 ,1-2)将其称之为“漳泉滥”(彰泉混合的意思)。

中日甲午战争后,清廷战胜,将台湾割让给日本。在日本控制台湾期间,教育方面推广“国语”(日本语)方针,日本语在政治上占尽优势,在民间运用的台语难免受其影响,一直到今日,咱们都还能够从现在的河洛话中找到日语影响的痕迹。1945年,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毕,日本战胜,国民政府接纳台湾;战后国共发作内战,国民党政府战胜,带著大批戎行和难民“转进”台湾,这是台湾有史以来规划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,再加上日后推广的“国语”(这次是北京语)运动,在其影响下,河洛再度参加新的语料。

每一个当地的方言都有归于自己的一种文明,闽南语也不破例,由于深沉的文明底蕴,而成果了现在的闽南话!

相关推荐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