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载着沉重苦痛的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:切尔诺贝利事情sam男孩

发布时间 2018年12月02日 05:14    编辑:fashion    来源:[db:出处] 资讯 » 品牌头条

  马航在乌克兰被击落了!人们哀悼这一悲惨剧。或许人们还会想起另一个悲痛的悲惨剧,那就是—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走漏事端。这个史上最严峻的核事端所带来的灾祸是无可反转的,现在这一带两万年内都不再是人类适宜的居住地。

承载着沉重苦痛的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

  关于某些人来说基辅的切尔诺贝利博物馆看上去就像一个夜总会,但是这个博物馆的确收集了许许多多的有关材料、什物、新闻报导、文件以及相片,切实地反映了这场核电灾祸的规划以及恐惧气氛。有些文件档案其时是归于保密的。

承载着沉重苦痛的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

  该博物馆首要反映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灾祸,这场耸人听闻的事端发作在1986年4月26日。其时,发作了爆破并引起了火灾,很多的放射性物质跟着烟雾进入大气,放射性的云雾覆盖了大部分苏联西部区域以及欧洲。这场事端被以为历史上最严峻的核电站事端,是仅有的两场被国际核电站事端分类列为七级核电站事端之一。

承载着沉重苦痛的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

  在那里,事端被立体复原。

  从基辅地标独立广场动身,先往东沿克列沙蒂克街走5分钟,然后折向北边的弗拉基米尔斯基街持续走10分钟,拐入一条冷巷就能找到切尔诺贝利博物馆。它是座很小的博物馆,不起眼。

 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的前身是座教堂,始建于18世纪60年代。1992年4月25日,切尔诺贝利事端6周年留念期间,教堂的一部分成为现在的博物馆,正式对外开放。

承载着沉重苦痛的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

  进入大厅,咱们发现天花板上悬挂着一些牌子,上面用乌克兰语写着地名:维尼夫卡、科罗哥特、科拉斯涅……总共74块,沿着台阶向二楼展馆延伸,直到中心展厅。在那里,黑色的“切尔诺贝利”字样显得分外沉重。

承载着沉重苦痛的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

  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介绍从二楼右侧的一号展厅开端。

  灯火幽暗,墙上、玻璃橱窗里展现着很多黑白相片、当事人与家人的交游信件、政府文档、报纸摘抄、重要人物的衣物……咱们知道,这儿的每一件物品都代表着一段故事、一个生命。“亲爱的纳迪娅:此时此时,我很快乐有你这样的亲人和真实的朋友在身边。我活着是由于爱:爱着你,爱着母亲,更深爱这片土地……”

承载着沉重苦痛的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

  写这封信的是弗拉基米尔·普拉维科。1986年4月26日清晨切尔诺贝利核事端发作后,他与战友维克托·基比诺科带领两个消防班首先冲进现场,冒着丧命的核辐射风险施行救活,两人被严峻烧伤。1986年5月11日,年仅23岁的普拉维科在莫斯科的医院逝世。

承载着沉重苦痛的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

  二号展厅开端的当地有个书桌巨细的展台,模仿切尔诺贝利4号机组从爆破到封堆的全过程:先是完好的4号机组,跟着夜幕降临,机组亮起灯火。遽然,一声巨响,机组的一角被摧毁,并燃起熊熊烈火。时刻定格在1986年4月26日1点23分。之后,直升机飞来救活,4号机组随后被封上一层厚厚的“石棺”。

承载着沉重苦痛的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

  展厅中心的一个玻璃橱窗里,陈设着一只“怪物”,前蹄有四五只,后蹄长得像鸡爪。

  看了阐明才知道,它是母猪遭到高放射性物质污染后产下的一只变形猪仔,出生于1986年5月。

  陈设的各种礼物中,要数来自日本的最多,或许由于这个岛国两度遭受核武器轰炸,对核问题适当灵敏。他们送来的礼物包含日本小朋友折的千纸鹤、请求平和的彩笔画,还有日本媒体当年对切尔诺贝利核事端的密布报导。

  在日本展现橱窗的周围立着一根白色的石柱,上面用日语书写着“期望全人类平和”。

承载着沉重苦痛的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

  相同的石柱,咱们在切尔诺贝利镇也见过。其时,同行的韩国《东亚日报》记者黄奎引看着石柱连连摇头说:“你看,这根柱子是日本公民表达对切尔诺贝利受害者的关心,期望这样的灾祸从此不再发作。但是,偏偏这次福岛……”

  是啊,谁能意料25年后,切尔诺贝利的伤痕没有愈合,地震、海啸形成的福岛榜首核电站事端又在日本身上撕开了一条大口儿——7级最高等级的核事端、半径20公里的紧迫分散区、放射性物质对水和土壤的污染……

承载着沉重苦痛的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

  中心展厅是博物馆最终也是最大的展厅,咱们去的时分刚好遇到一个小型新闻发布会。咱们遇见了1995年至2002年担任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盖“石棺”的项目担任人瓦列伊。

  在央视记者宁柯的协助下,咱们了解到,经过十多年的风吹日晒,4号机组现有的“石棺”已不堪重负,呈现多条裂缝,假如不采纳补救措施,那么里边的“恶魔”还会出来暴虐。乌克兰政府方案在“石棺”外头加盖一层“钢外套”,避免再度呈现核走漏。

承载着沉重苦痛的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

  这个大家伙高度超越100米,2015年建成后将会是国际上最巨大的“钢外套”。整个工程估计耗资15.4亿欧元,而乌克兰政府一向很缺钱,本月19日经过举行国际募钱大会,已筹措5.5亿欧元。

  除了钱,还有人力问题。工程缔造需要人来操作,但是阅历过切尔诺贝利事端,还有多少人情愿常年在核辐射区域作业?

承载着沉重苦痛的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

  中心展厅的天花板上,一白一黑两只用纱布做成的鸟展翅飞翔。在乌克兰传说中,白鸟和黑鸟标志着生与死、欢乐和哀痛、光亮与漆黑。在白鸟的羽翼上,悬挂着11个孩子的相片,他们因切尔诺贝利事端离开了这个国际。乌克兰人期望用这种方法,托白鸟给在天堂的孩子们送去祝愿。

  在咱们观赏的1个多小时里,咱们遇见了好几拨乌克兰学生,有小学生、高中生,也有大学生,他们在教师的讲解下,了解25年前祖国阅历的灾祸。

  从中心展厅出来,咱们看到了大厅74块牌子的反面:每个地名都被一道红线划去。

  此时,咱们理解这些牌子的含义——它们代表着因切尔诺贝利事端而被遗弃的74个村镇。

承载着沉重苦痛的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

  切尔诺贝利核灾祸发作后,国际社会纷繁伸出援手:古巴为大批切尔诺贝利受害儿童供给免费医疗;美国派出骨髓移植专家协助医治伤员;联合国、国际红十字会和国际原子能组织供给了帮助方案……

承载着沉重苦痛的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

  在这儿,咱们发现了来自我国的问好:那是一个纸盒,上面印着《长生茶》的字样。在它边上还有一个装有留念币的锦盒,盒子里边写着:赠切尔诺贝利留念,落款是我国公安部消防代表团。

  切尔诺贝利核事端发作后,我国曾派出辐射病专家组前往救治,并供给了很多药品等物资帮助;2006年,我国出资1000万元公民币,无偿帮助乌克兰康复和重建;本月19日,我国许诺为切尔诺贝利缔造新外部掩体供给400万欧元。

  思念灾祸,思念逝去的人们。愿国际多一点平和,多一点仔细,让悲惨剧少一点发作。希望因切尔诺贝利事端永远都是史上最严峻的一次核事端。

相关推荐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