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9元淘来假丝裙申述获赔1万
网上购物经常会买到假货,乃至许多看似正规的店肆也经常会有假货出售,那么遇到相似事情要怎么处理呢?日前,就有一起网购纠纷案,让咱们一起来看看。
省高院发布2013年涉企案子十大典型事例
排在首位的事例和网购有关——
299元淘来一条假丝裙终究获赔1万元
昨日,省高院通报2013浙江法院涉企案子审判状况,并发布十大典型事例。排在首位的一桩事例,则是一桩互联网购物纠纷案。
金华人廖女士从2005年起就开端网购,是淘宝网的黄钻买家。2012年7月,她在淘宝天猫商城SOOSIM旗舰店看中一条“欧美条纹真丝欧根纱吊带蓬蓬连衣裙”,包邮299元。
网店产品概况标明裙子原料为真丝,并图文并茂地介绍该裙子为进口欧根纱真丝面料,质量保证,假一赔万。
下单2天后,廖女士收到裙子,经过用手接触的办法就感觉面料不是真丝,对衣料很有研讨的她采用了火烧试验,对比发现,面料为假货的可能性很大。
和深圳的卖家联络后,对方矢口不移裙子是“真丝欧根纱”。由于投诉一向没有成果,廖女士自己找了一家淘宝网认可的检测组织,检测成果确定:裙子真丝含量为0!
随后,廖女士将卖家告上金华婺城区法院,要求对方交还购衣款299元、服装面料检测费用200元,并要卖家按“假一赔万”的许诺补偿1万元。
法院一审判决支撑廖女士“假一赔万”的恳求。法院审理以为廖女士和被告(卖家)之间网络购物约好,实质上是两边建立的买卖合同。其间 “假一赔万”系卖家自愿作出的实在意思,并不损害社会和别人的利益,亦不违背法令的强制性规则,故两边买卖合同建立并收效,两边的权力责任联系应受法令的维护。卖家提供给廖女士的产品,经检测,真丝含量为零,并不契合合同中关于“原料系真丝,面料主成分含量:91%-95%”的约好。卖家作出“假一赔万”的许诺,是对自己设定的责任,使合同相对方获得“假一赔万”的权力。依据合同法有关诚笃信用原则的规则,被告应当向廖女士实行补偿的责任。
“假一赔万”能够理解为“假一赔一万元”、“假一赔一万倍”,法院以为廖女士建议按“假一赔一万元”来要求被告付出补偿款,系对其权力的自在处置,且不违背法令规则,法院不予以干与。
省高院民二庭庭长章恒筑说,跟着网络购物走进百姓生活,网购正成为当下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热心的消费办法。现在网购商场蓬勃开展,但一起网购中的各种法令纠纷也应运而生,比方产品或效劳不契合描绘,发货延迟,售后效劳没有保证等。传统购物中咱们呼吁诚信,网络购物更需求诚信和标准。只需这样才更有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,也更有利于经营者和网购商场的健康有序开展。
遇到网购买到假货的朋友能够依照廖女士的办法进行索赔,信任只需人人都拿起法令的兵器,假货就会天然消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