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家庄京科中医医院 治牛皮癣怎么样?坚持专病专治

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02日 09:05    编辑:landyliao    来源:今日教育·幼教金刊 资讯 » 品牌头条

刘晶+许翠霞

家庭和幼儿园这两大教育环境,在促进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成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,而作为两大教育环境的施教者:家长和教师,在影响幼儿成长方面,则是直接的参与者。只有家长和教师有效地配合、平等的相处,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。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指出:“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,应本着尊重、平等合作的原则,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,并积极支持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。”《纲要》的说明为我们开展家园共育指明了道路。所以在我们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深入学习领会《纲要》精神,更新观念、转换角色,又要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的力度,不断创新工作思路,改进工作策略。那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,使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合力的作用下获得更为理想的发展,我们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:

1.相互倾听,达成教育理念的一致。

为了促进家园交流的有效性,首要的问题是为家长们提供平等对话、交流的平台——家长会。之前的家长会大都是教师讲,家长听的模式。为了促进交流的有效性,我们可以改变这种模式,如家长委员会、茶话座谈会、经验分享会等形式。其目的只有一个: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,让大家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,从而消除隔膜,有效地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。

例如:在每次家长会召开之前,教师要提前做好工作,搜集近段时间家长反应的问题、幼儿最近常出现的问题等。在召开家长会时,教师就能针对性地向家长抛出问题,然后家长参与集体讨论,最终双方达成有效的共识。这样的参与式讨论可以使每位家长都能有效参与,有机会发表见解,融洽地对话与交流,才可以有效地解决实质性的问题。

举个例子来说:在小班新生入园家长见面会中,教师针对小班新生入园哭闹问题与家长一起展开讨论,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哭闹不忍心,一哭闹就妥协,不送孩子来园。有的家长则认为孩子哭闹实在无理取闹,有时候还会“动手”去强制孩子来幼儿园,但是有的家长会说,小班的孩子哭闹很正常,符合此年龄段的心理特点,每个孩子都有依恋心理,就看我们成人怎么去疏导和教育。此话一出,其他家长也都认为有道理,还会积极响应,很轻松地解决了一个看似简单,却很难操作的问题,这就是我们平等对话的价值。

2.多方位沟通,达成家园互信。

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,之前我们普遍采用的是家园联系表、家长开放日及入园、离园接待等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网络交流已经成为我们现代人交流的重要媒介。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直接与家长进行交流,家长就可以相近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;每个班级可以建立班级QQ群,家长、老师们在QQ群里针对幼儿教育的问题畅所欲言,这样就能比较及时、快速地解决家长们的困惑;同时我们还有“幼儿成长评价手册”,为每个幼儿都建立了“幼儿个人成长档案”,教师可以将幼儿在园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,并写在上面,让家长们能够了解得更全面、细致,这样的交流沟通,家长与老师们彼此都觉得既具体又贴心。

同时,电话沟通的方式也很重要!学前阶段孩子性格普遍存在着“两面性”,在家里与在幼儿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情感和行为。他们在班级中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,而回到家中,由于父母教育行为存在着某种偏差或经验不足,又或是一些父母在外地工作,长期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,许多行为习惯或个性上产生问题。在这时,我们可以通过电话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。

例如:有的幼儿在园样样都吃,而在家中从来不吃蔬菜或具有严重的挑食现象,家长可能会对这种现象一筹莫展。作为老师,除了在幼儿园利用多种手段加强对其教育,当幼儿回到家中后,我们还可以利用电话跟家长聊一聊,及时沟通教育策略,对幼儿进行督促纠正。又如:幼儿父母在外工作,由爷爷奶奶来照顾的孩子,在其行为习惯上会有些偏差,这时我们就可以与其父母进行电话交流,指导父母在工作之余要多陪伴孩子,促进其健康成长。这样,我们的家园共育将更具有实效性,家长们也会更加认可老师的工作,那么,家园的相互信任感就会慢慢地建立起来了。

3.熟知幼儿园教育内容,实现家园共育。

为了达成家园共育,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也是家长们要着重了解的,为了使家长更好地协助幼儿园教育工作,我们可以做以下几方面工作:

(1)召开新学期家长会,将本学期的教育目标及本学期幼儿园的工作重点介绍给家长,让家长详细地了解每个月每一周的活动内容,以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活动。

(2)在家园联系栏里公布每月的教育目标,让家长每月都能清楚地了解到班级的工作重点,并做出相应的配合。

(3)在展示版上公布每周的主题教学内容,让家长和幼儿及时进行关注,也便于幼儿熟悉自己的学习内容。

(4)在QQ群上公布每周活动安排,在每周五前介绍下周工作,请家长及时地协助完成教育目标。如小班教师针对本月主题活动“树叶宝宝”在“文档共享”中写到:“请家长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落叶,并收集各种落叶,还可亲子合作将树叶拼接做成一幅画,并带来幼儿园进行展示。”短短几句话既使家长明确了教育目标,又使家长知道了为配合目标的落实自己应如何做。

总之,家长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参与者,幼儿园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信任与支持。今后我们会以《纲要》为基础,充分发掘、利用家长这个丰富的教育资源,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,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,密切家园关系,更加有效地促进家园共育工作。

相关推荐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