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流对谈-香港「职人」背后的故事

发布时间 2019年08月04日 10:59    编辑:fashion    来源:本站 资讯 » 品牌头条 » 原创

职人(Shokunin)其实是一个日本名词,去代表一群透过自己熟练的手艺去制作一件作品去售卖的职业,然而不知道何时香港兴起了一股「职人」文化,加上网店的低门槛,令一班只是略懂一门手艺的「伪职人」胆粗粗去开门做生意,质素当然非常参差。热潮一过,一批「伪职人」亦随之消失了,但遗留下来的便是整个靠手艺谋生的行业被冠上「手作仔」的污名,加上香港本土的强烈祟外意识,一群本土职人更是难上加难。这次 HYPEBEAST 的潮流对谈便找上各自从事手艺创作达十年以上、身怀绝技的阿伦(Lun)、Nash 及 Alvin 探讨职人们所面对的辛酸:


Alvin:说起来为什么你们当初会想成为一位职人?

Nash:严格来说我们并未是一位职人,职人这个称呼不是自己说了算。

Alvin:换个问题,那么你们当初为什么开始从事手作工艺?


Lun:我自己很喜欢一位日本的职人,他叫高桥五郎,亦即是著名银器品牌 GORO’S 的创办人,我觉得他的作品充满灵魂,所以我便一直依著他的「路」去感受他的一切,由最初造皮具到现在开始制作银器,不经不觉已经做了十多年。

Nash:我就比较简单,纯粹享受制作的过程。

Alvin:那你有利用手艺作为你的主业吗?


Nash:有呀,我一开始同样是造皮的,亦曾经把自己的手艺当作主业,但其实在香港单靠手艺是很难糊口,为势所逼现在只能当成一种兴趣或副业。

Lun:那你现在是制作什么?

Nash:现在是制作皮匠用的工具,例如刀、皮斩等等。但现在开始有一些小型工厂做类似的小批量生产,价钱便宜所以即使很偏门但亦很难经营。


Alvin:我目前是从事有关皮革的创作,不过在这之前是造了 5 年建筑模型,碰巧当时坊间流行起市集文化,去闲逛期侯发现其实可以将自己的模型技术转换成制作皮具,因此便「入行」造皮,一做便做了 5 年,除了研发之外也有教班。

Nash:那么这是你的主业吗?

Alvin:是的,也有地铺制作售卖造皮的原材料,式各式的「材料包」。

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

Summer! 皮革/皮具零售/皮艺DIY工具/皮革工作坊/皮艺课程/特别私人订制/工厂批量订制/皮革压字服务/Vaguewatch复古表/MWC瑞士军表/FoxUmbrellas/ 店铺地址:G/F,189 Tai Nam Street , Shum Shui Po,KL, HongKong T:37912217 Mon-Sun :10:30-19:30 订制/报名查询: Whatsapp 6463 6848 Alvin #阿里皮艺 #ssp189 #alriblackver #alristar #alricraft #alrileather #alristarleatherfactory #材料包 #hkdiy #订造 #leather #lifestyle #leatherwork #leatherworkshop #leathergoods #handmade #alriworkshop #diy #皮革 #皮包 #hongkong #深水埗

Alri Star Leather 阿里皮艺(@alricraft)分享的贴文 于 张贴


Nash:原来你是地铺王。(笑)

Lun:说起来其实我们做所谓的「职人」是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要难,撇除所有因素,单论租金就已经比日本、欧美都要高很多。而且就算我们造出来的作品水准跟外国同样,定价也不能卖得跟他们一样。

Alvin:是祟外心态吧,永远觉得外来的东西比本地东西好。

Lun:但其实营运成本以至我们自己的生活成本都相对高很多。

Nash:大部分客人都不懂得尊重本地工匠。像之前新闻有位造鞋的伯伯说要结业,才引到一班人去帮衬,但其实不应该到结束时才懂得珍惜。


Lun:其实一样好东西是否值得留低,是消费者决定。

Nash:其实一件作品包含了我与客人沟通的时间、材料、灯油火蜡、纸样时间、工具及其损耗,其实所赚的真的不多。

Alvin:有人会认为有品牌都是卖那么多钱,为何要来工厂区用同样价钱买一个没有品牌的东西。

Nash:因为多数人认为我们是在做「手作仔」,其实我们是累积了十年的功夫。

Alvin:而且有别于人般工厂的流水式作业,每件作品都是我们花全部心机去造。应该说会找我们制作的都是有特定要求的人。

Lun:我们将自己的想法透过一双手所制作的作品去呈现出来,即使设计一样,但手工无办法完全一样地制作出另一件,很受到当天的心情所影响,所以我才说手工艺是有灵魂的。

Nash:近年香港所流行文青文化可以靠文字去得到认同,相反我们只懂不断制作作品,却不懂利用文字推销,可以说是欠缺了 Marketing 方面的帮助。

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

#vinage #doublecl #navajo #silver #headmade #fredharvey 山水有相逢

@ doublecl 分享的贴文 于 张贴


Lun:应该说我们没有把心思放在 Marketing 上,而专注在作品上。

Alvin:我就相对做得平衡一点,会花一半的心思会花在店铺上做零售,有文青元素去满足人们购物欲或是来店铺打个卡;另一部分又会接受客人手造订单,满足自己的手工艺兴趣。

Nash:你们有遇过无理要求的客人吗?

Alvin:试过有客人在网上看到一个名牌手袋,想叫我造个一模一样的。我问他为何不直接买,其实他的心态是找我造一个袋是比买的便宜,因为我没有品牌。

Lun:试过有客人拿著我朋友的设计叫我造,我向他报了一个天价,因为我有责任把赚到的钱分给我朋友,这是一个尊重。

Nash:其何生活那么难、受了那么多委屈仍坚持?

Lun:因为喜欢这件事。

Alvin:因为爱。(笑)

Lun:其实所有路一开始已经大概知道易行或是难行。但因为喜欢才会开始去做,同时又在过程中发现得到的开心很多,所以会继续。有人会付出金钱去买、甚至为了一件作品等几个月,是很有成就感的。

Nash:阿伦现在开始造什么样的银器?


Lun:现在以戒指、手扼、发圈等的小物为主。

Nash:以为你所知香港多人造银吗?

Lun:其实算小,因为门槛比较高,银器一定要用特定的工具造特定的花样,而很多工具更是不能现成买,除了订制便只可以自己制作,不过厂方一般都不会接受一件的订单,几乎每次都要哀求他们。
Alvin:是否每一件都自己雕刻?


Lun:我有一些作品会透过旧银币、银匙羹去改造成饰物。

Nash:那么银及金是否真的很难去融合?

Lun:其实这只是一个坊间的宣传技俩,金及银的融合其实是很简单的金工技法。其实造银器最难一定是工具,其次焊接技巧亦非常困难。


Nash:因为我自己也很喜欢用不同材料去制作工具,刁钻如制作滑浪板的树脂胶、骆驼脚骨、海象牙、檀木、牛角等等,每一种物料都要用不同方法去处理。

Lun:我也有跟你订工具!


Nash:对,不过我没有什么存货,因为我都是收到一件订单就才造一件,另外我也会制作一些缩小版工具当作挂饰或摆设。

Alvin:以我所知香港手造裁皮工具的人应该只有你一个。

Nash: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,有人会自己造来过手瘾,但卖的就不知道了,不过我是有收到很多外国的订单。网上有很多教人造刀的片,但我自己也是造皮具开始,对裁皮工具有一定认知,会更明白职人们最想要什么。


Alvin:我从前会造一些日系风格的皮具,除了讲究用料,用一些马臀皮作为素材之外,亦会在设计上花心思增加机能性。现在开始除了皮件之后,亦会研发更多不同的东西,例如是摆设等等。

Lun:即是用皮制作艺术品?


Alvin:你可以这样说吧,比如是去日本学造的皮壶、Iron Man 的塑型面罩等等,都是坊间比较少见到的皮具,令更多人了解到皮具其实可以产生出更多不同的变化,不一定只局限于手袋、银包、表带等。

Lun:其实我们的确很用心去制作每一件作品,无论是手工还是选材上也不输给外国职人,希望会有更多人尝试了解及尊重我们。

相关推荐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