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茶不可乱饮!中医教你凉茶去湿清热法

发布时间 2019年06月21日 01:03    编辑:fashion    来源:本站 资讯 » 品牌头条 » 原创

不少香港人喜欢喝凉茶治病,无论生痱滋、喉咙痛、咳、燥热上火、湿气重等,都会贪方便到凉茶舖服一剂袪湿茶、下火茶舒缓症状,但其实这类凉茶都加入了中药材,注册中医师徐泽昌认为,胡乱服用中药容易发生意外,所以切勿以为凉茶性质温和便胡乱饮用。

在中医角度,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,所以使用的药物也不一样。徐医师举例指,俗称「生痱滋」的口疮,其引起原因有寒、热两端,如属热証者,根据中医「热者寒之」的理论,服用凉性的中药如特定凉茶,可使其热邪消退。

但若是因脾肾阳虚所导致的口疮,则不但不能消除口疮,更会使体质变差,病情恶化,甚至出现各种不同的副作用如腹痛、腹泻、畏寒等。又有病人试过因头痛,误以为热气而服用凉茶,但原来此头痛属气血不足、不荣则痛所导致,结果服用凉茶后差点晕倒街上。

中医对于热症其实有不同的分类,如虚热症、实热症等,实热症又包括了湿热症、风热症等,各有各不同的治疗方法。此外,又可再细分各脏腑不同的热,如心火、肝火等,在中药应用上各有其归经,也决定其药效能到达的脏腑,作出针对性治疗,如只是单凭「上火」、「热气」来「清热解毒」,身体很容易出现问题。徐医师建议一般人在服用凉茶前,最好先理解清楚自已的体质。

那一般人可饮什么凉茶?徐医师就建议鸡骨草、五花茶和袪湿茶,同时更提供针对两种体质人士,推介两款夏日自家煲凉茶配方。

1. 鸡骨草:
鸡骨草性凉,味甘,具有清热解毒,舒肝止痛的作用。中医所谓「春应肝」,春夏容易使肝气旺盛,肝气过于旺盛容易出现肝气郁结甚至肝郁化火的现象,如出现两侧胁肋部位疼痛、胃脘胀痛等,可以适量饮用鸡骨草茶,但必须「中病即止」,即症状消除后停止饮用,以免寒凉使脾胃受损。
2. 五花茶:
五花茶一般成份为金银花、菊花、槐花、木槐花、鸡蛋花,有清脾胃湿热,消暑利湿的作用
3. 袪湿茶:
不同凉茶舖的袪湿茶有不同配方,在饮用前应先理解清楚自已的体质是否适合。

徐医师补充,以上的凉茶如出现对应的症状,可一星期饮用一至两次,另一方面也应「中病即止」,切勿长期当水饮,以免矫枉过正,使身体出现偏差状态。一般而言,孕妇,长者,体质虚寒、脾胃虚弱人士,正值经期及患有痛经之女士,均不宜饮用凉茶。

自家凉茶配方

健脾祛湿茶(1 人分量)
材料:茯苓 3钱,熟薏苡仁5钱,陈皮一块,生姜2片
制法:将以上材料洗净,3- 4碗水煲滚后,转细火煲20分钟。
功效:健脾祛湿,适合脾虚湿盛人士

清热利湿茶(1 人分量)
材料:茵陈3钱、木棉花3钱
制法:将以上材料洗净,3- 4碗水煲滚后,转细火煲20分钟。
功效:清热利湿,适合湿热体质人士



相关推荐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