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二手书店难以维生、大量倒闭的时代,儘管是曾有「旧书街」响亮称号的台北牯岭街,也仅剩下零星数家,「松林书局」便是充满传奇的一间。这家超狂的小小店铺竟有逾10万册藏书,最大特色就是到处栈叠,没有整齐摆放在书柜上,而高龄八十多岁的老板蔡镜辉更是个性十足,学生们都说他有「特异功能」,想要什么书都有办法找给你,他继承父亲一生守护书店,承诺「会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」。
台北牯岭街曾是有名的「旧书街」,在40多年前全盛时期多达200家林立,一旁的南昌路也是重要的书街,到1930年还有出版纪录,可说是当今重庆南路的「老前辈」,也是周边多所高校学霸、爱书人们的集散地。如今南昌路几乎无书店,牯岭街也仅剩零星几间二手书店,不可不提开业超过70年、充满传奇的《松林书局》。
松林书局最大特色就是「四处栈叠」,多年来书不曾整齐摆放在书柜上,而是越栈越多。台北城市散步团队的导览员陈泰佑提到,当年也是建中学生的他,最喜欢放学跟同学一起到松林看老板表演「特异功能」,每次指名要叠在「最下面」的书,老板都有办法抽出来,书也不会倒;而且无论你想找什么书,他都有办法在茫茫书海中替你找到。
陈泰佑回忆松林书局曾经失火,不过老板对被火殃及的书并没有特别处理,而是直接往外栈,书本背后都还有烧焦的痕迹。当年二手书店皆有「5折定律」的潜规则,售价多半是定价的一半,但松林的老板「开价看心情」,「常常前后才差两天去问,价钱就不一样!」
如今松林书局的书越栈越多,据悉已多达十万册藏书,店门外甚至也栈满看似杂物的物品,让不少人误以为已经没在营业,实际上蔡老板依旧日复一日营运着。曾有媒体采访他时,他也感叹「现在年轻人没有阅读风气」,认为政府应该规划一条街专卖旧书,将文化事业传承下去。他一生守护父亲留下的这间小书店,自己也已高龄八十多岁,还承诺「会坚持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。」只是也担心若到时没有同业愿意认领这些书,「恐怕会被当成废纸丢掉吧!」
陈泰佑也透露,老板平时很喜欢与客人、街坊邻居聊天,「只不过他不喜欢被拍照,如果想要拍照,最好先知会、经过他的同意。」
若想造访松林书局,并且顺游周边文艺景点,更深入认识「城南」这个充满人文历史栈叠的地方,可参加今年文总举办的「城南有意思」系列活动,特别规划城南、城中2条散步路线,带领群众来趟充满文艺气息的半日游。活动将在4月4日至7日连假期间展开,「城南散散步」也将在3月13日开放报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