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许多人眼中拾荒是一种最低下的作业,往往连温饱都无法有用的处理,这就要看怎样拾荒了,北京一老汉在京拾荒15年,从未给子女添加过担负。
陈老汉本年73岁,在坐落京城北部的这座大型寓居区里颇有几分名望。从开端和老伴来北京给儿子看孙女至今,他现已“拾荒”整整15年,但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我不缺吃穿,就是自己真闲不住,收收小区里的废品不仅能锻炼身体,还能贴补家用,一箭双雕。”
陈老汉老家在山东的一座小县城,北京住的是他三儿子。“儿子是大学教授,儿媳妇是系主任,他们的作业都挺不错,本来接我和老伴过来就是期望咱们帮着带带孙女,顺便在北京养养老。”说起自己的儿子儿媳,陈老汉脸上满满地都是笑意和美好,“他们最开端也不想让我干这个,倒不是觉得让人看见丢人,而是怕我辛苦,并且让老家的人知道自己父亲在北京捡褴褛是他们的不孝。”
不过顽强的陈老汉并没有抛弃自己这个一箭双雕的主意。15年前,这座大型寓居区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,许多日子配套都不齐备,仅有的一处废品回收站还在小区的4公里外,不少家庭嫌费事干脆就直接把一些没用的废旧报纸、包装箱扔在小区的垃圾桶旁。陈老汉每天就使用黄昏遛弯的时分把这些东西捡回家,存在儿子家的地下室,比及堆集到必定数量时再让儿子开车帮他拉到邻近的废品收购站。榜首个月下来,陈老汉就挣了200多块钱,“其时那个心境真是太美了!我务农了八成辈子,靠自己的一双手养大了四个儿子,没想到老了还能不给儿女添负担,觉得自己特别有本事!”
尝到了拾荒的甜头,陈老汉给自己增加了一辆三轮车,每天早上买完菜就蹬着三轮车在社区里转一圈,很快居民们就知道了社区里有这样一位说话带有山东口音、人还特别真实的陈老汉,他的拾荒“生意”也越来越好,即便在社区里又多了其他几个专职“褴褛王”之后,陈老汉靠着好口碑和洽分缘依然不缺送上门的生意。
从开端的200多块钱到后来每月安稳的2000多块钱拾荒收入,陈老汉特别知足:“每到新年我和儿子回家,这些老邻居们都会把礼品盒、报纸什么的存着,一向等我从老家回来再打电话让我曩昔拉。我刚来北京时还不到60岁,现在都73岁了,真觉得自己的身体越干越好了。”
15年里,陈老汉每年都能从拾荒上挣2万多块钱,除了平常买买菜,他还用这些钱把老家的房子进行了翻盖。“本年9月小孙女都该上高中了,我也计划和老伴回山东,咱们观念老,必定要荣归故里。”传闻陈老汉秋天就要回乡,不少老主顾都挺怅惘,陈老汉对此却是很漠然,“从一开端就不是因为钱干的这个,现在现已收成了这么多,还在北京知道这么多朋友,我觉得自己特别知足。”
73岁的高龄还拾荒的确让人感觉蛮心酸的,可是这个国际上面又有多少人不是如此呢?关爱白叟健康也是刻不容缓。